包裝材料是鋁的三大主體應用鄰域(交通運輸業、建筑業、包裝業)之一,2006年全世界原鋁產量33970kt,其中包裝行業的用量約占18.5%,發達國家占的比例在22%以上,準發達國家及地區、發展中國家及地區的比例則相應低一些。包裝行業消費的鋁的90%以上用于包裝食品、飲料、卷煙、化妝品等與人體有關的產品。根據現有資料介紹鋁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很有必要。
在過去47年中一些醫學研究與媒體在報告及報道中曾指出,鋁與AD(阿爾采莫氏病、老年癡呆)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聯系,因為在這類癥狀病人腦組織中存在著超長濃度的鋁。然而,在許多案例中,這些研究又得出相反的結論。
這類爭論催生出大量的國際性科學研究。新世紀以后(約從2000年起)醫學科學研究結果大都傾向于鋁和阿爾采莫氏病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世界衛生組織在爾后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沒有證據表明鋁是導致阿爾采莫氏病的主要原因。鋁不會引起任何物種體內的該病癥狀,包括人類。”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沒有科學證據支持老年人飲水中含有高一些的鋁會增加阿爾采莫氏病的發病率或加速其發作。
盡管人體攝入的鋁主要源于食物,但人類的腸胃系統能吸收的還不到1%.可以說微不足道。蔬菜與水果的鋁含量多少取決于其生長的土壤。通常,每公斤蔬菜的鋁含量為1mg~7.4mg,牛奶中的鋁含量只不過0.012mg/L~0.15mg/L,易拉罐裝碳酸飲料中的鋁含量更是微乎其微。
食物防腐劑、色素和發酵劑常加有鋁鹽,鋁鹽也可作為發酵劑的配料。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和歐洲經濟共同體對鋁鹽添加劑的加入量有嚴格的限制并進行監控。由于鋁的日常攝入量取決飲食習慣(例如,新鮮食品與加工食品的比例)和食品來源,因而各國(地區)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據加拿大鋁業公司(Alcan)醫生的估計,歐洲人鋁的攝入量約為5mg/d,而北美洲人們鋁的攝入量則高得多,約為20mg/d。
鋁最初主要用于制造炊具與廚具。當今,用于食物和飲料的鋁制品都涂有一層保護性涂料,以免食物和飲料直接接觸,無保護層的鋁質炊具及廚具會受酸及鹽含量較高食物(西紅柿、檸檬等)的侵蝕,鋁包裝也會遇到類似情況。2001年歐洲共同體理事會建議在無保護層的鋁包裝上貼上標簽,以提醒消費者。保護層脫落或不完整的鋁炊、廚具最好不要用了,當廢鋁賣掉。
大多數抗酸藥物中都含有氫氧化鋁,單劑量中的最高含量可高達500mg,相當于日常每天攝入量的50倍。醫學界通過對長期服用這類藥品的胃病患者的跟蹤觀察研究,未發現他們出現任何與鋁相關的副作用。
磷酸鋁可添加到大多數疫苗中可以增強其效力。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報告中稱,“使用這類疫苗是安全的,不存在任何危險。”常向大多數芳香劑添加約20%的氯酸鋁,以抑制排汗。長期的研究證明,使用這類芳香劑未出現任何副作用。
鋁包裝對食品與飲料是安全的,對生物體是無害的。鋁是食品、飲料、藥物、化妝品、人類用的各類物品的良好包裝材料,其用途將越來越廣,用量會逐年增加,成為人類生存與提高生活品質不可或缺的包裝材料之一,鋁已成為人們健康日常生活的用品之一。
電化鋁膏霜瓶 電化鋁香水瓶 鋁瓶 保健醫藥瓶 塑料膏霜瓶